華羅庚公園華羅庚塑像

華羅庚先生早年的研究領域是解析數論,他在解析數論方面的成就尤其廣為人知,國際間頗具盛名的“中國解析數論學派”即華羅庚開創(chuàng)的學派,該學派對于質數分布問題與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許多重大貢獻。他在多復變函數論、矩陣幾何學方面的卓越貢獻,更是影響到了世界數學的發(fā)展。也有國際上有名的“典型群中國學派”,華羅庚先生在多復變函數論,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領先西方數學界10多年,這些研究成果被著名的華裔數學家丘成桐高度稱贊。華羅庚先生是難以比擬的天才、是中國的人才。
新中國成立后,華羅庚一家遷居到了北京。雖然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,但吳筱之勤儉持家、相夫教子卻未變。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,華羅庚精神振奮,報國之心愈烈。同時,各項工作也更加繁忙起來。吳筱之不僅操持家務,還幫他抄寫論文和書信。一旦客人來家,吳筱之便代他承擔起待客的各種雜務;而當他外出開會、辦公時,又總是將他的拐杖、香煙和帽子拿出來,一遞到他手上。 鑒此,華羅庚的親朋好友曾問吳筱之為什么對丈夫關心得如此周到,她的回答是:“我能幫他一點忙,他就少操一點心,為國家多出點力。"”他們有三個兒子華俊東、華陵、華光;三個女兒華順、華蘇與華蜜。
華羅庚先生作為當代自學成長的科學巨匠和譽滿中外的著名數學家,一生致力于數學研究和發(fā)展,并以科學家的博大胸懷提攜后進和培養(yǎng)人才,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投身科普和應用數學推廣,為數學科學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作出了卓越貢獻,為祖國現代化建設付出了畢生精力。